这是一个用电脑制作基岩版(BE)材质包的入门教程,所以先确保自己有一台电脑(手机也可以制作,但是我嫌麻烦,所以用电脑)。该教程为本人边学边写,所以不专业,比较适合和我一样0基础的人。本教程是参考维基百科、ytb、MC论坛等各路教程缝合(误)而成。
准备好两种软件:
下载一个安卓版MC的安装包:
创建一个文件夹:
命名为:“名字_Resourse_Pack”,名字部分自己编,请使用全英文名字。在刚才找到的textures文件来中找到manifest.json文件复制粘贴进来(你也可以自己创建一个名为manifest.json的文件)。该json文件用于描述我们的材质包代码,比如说:名称、游戏设置中显示的材质包描述和身份码(UUID)。
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你的manifest.json:
会出现类似以下的内容:(如果你是自己创建的json就复制下面的内容进去)
注意:不要随便乱改任何你不懂的东西,包括符号,空格。任何亿点点错误修改都可能导致代码错误。
我们需要改的东西只有name,description,uuid后面双引号里的内容。
Name是材质包名字,自己起,用英文。(应该也能用中文,但是编写代码的时候包含中文偶尔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问题,所以全用英文最稳)
description是材质包简介,自己写,用英文。
uuid是身份识别码,相当于材质包身份证号。uuid有两个,需要两个不同的uuid。
uuid请前往uuid生成网站获取,你可以前往https://www.uuidgenerator.net/version4 获取,刷新一次生成一个新的。或者自己百度uuid生成网站。
改完这些内容以后以后好好保存即可,记住是json文件,别保存成其他格式了。
当你完成材质包并以mcpack的形式导入mc后,Name和description最终会显示在如图所示的位置。

整完代码我们给材质包画个logo~
打开你下载的图像编辑器创建一个128x128像素的新图像:
用你聪明的小脑袋和灵巧的小手绘制你材质包logo,画完后命名为“pack_icon”以png格式保存。logo会显示在上面图中材质包图标那里,
现在我们的 名字_Resourse_Pack 文件夹里应该有pack_icon和manifest.json两个文件。请新建一个空的textures文件夹进去,然后在textures文件夹里新建一个blocks文件夹,以便后续在里面添加你创作的材质。
下面我们可以开始正式进行材质包创作了~
为了知道我们的空textures文件夹都能添加什么,我们要参考MC原版材质textures文件夹的结构。
打开MC原版的textures文件夹:
其中内含以下文件夹:
blocks 方块材质贴图
colormap 每个生物群系需要渐变的方块使用的颜色,一般不改
entity 实体(生物&部分不规则方块)贴图
environment 环境贴图&破坏方块时的碎裂动画
gui 游戏UI贴图
item 教育版中黑板的贴图,无视就好
items 背包中各个物品的贴图
map 手持地图和地图图标的贴图,一般不改
misc 杂项(附魔闪光,丢失方块的贴图,配载南瓜头的掩图),一般不改
models 装备贴图
painting 各种挂画的贴图
Particle 粒子的贴图&篝火的烟的贴图,一般不改
persona_thumbnails 人物缩略图,一般不改
Ui 用户界面
一般的初学者也就是我,只对blocks,entity,painting进行二次创作。(其实我现在连那几百个方块都画不来)。
下面我们创作羊毛方块作为参考~
打开原版的textures文件夹:
找到blocks文件夹后打开,搜索wool,你会发现16种颜色的羊毛png贴图文件。你可以直接把这16张贴图复制进你创建的blocks文件夹内(路径: 名字_Resourse_Pack ▸ textures ▸ blocks)。再依次用图像编辑器进行二次创作。你也可以直接在你自己创建的blocks内新建16个羊毛贴图文件进行创作。创建贴图文件时请使用16x16像素,并且以png文件保存,方块贴图的命名一定要和原版方块的贴图命名完全一致。
只到这一步,我们的材质包文件夹应该如图所示:

其他普通方块的创作方式相似,按自己的想法来就行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有的方块是有动画的,比如说海晶灯(sea_lantern.png)这个贴图垂直排列分成了5帧。所以你需要画5帧的贴图哦。
下面我们创作一个entity实体的材质~
打开原版的textures文件夹找到entity文件夹:
以创作苦力怕为例子,我们找到creeper文件夹。creeper是苦力怕的英文大家都知道把...里面有两个png文件,一个是苦力怕展开图,一个是蓝色的闪闪但我没看出是什么~
建议直接把entity文件夹复制到你自己的textures文件夹内,然后挨个动物修改,有的动物在文件夹里,有的就只是一张png文件,别去修改这个结构,你只需要对你想改的贴图文件进行二次创作就好了。
鉴于苦力怕的展开图很难看出哪里是头哪里是身子,你可以参考这个:

翻译:
在游戏中看起来是这样的:

其他的生物也是类似的修改方式,如果你实在分不清哪里是头哪里是身子,你可以拆几个其他材质包参考一下。
或者和我一样用Blockbench软件画。如图所示:(如果你想知道怎么用blockbench画,欢迎留言。我也是刚会一点,如果真的有人想学我就考虑补上教程)

有关材质文件格式的提醒
“Minecraft支持.png、.tga和.jpg格式的材质。 但是,它会优先尝试使用png格式的版本,然后尝试tga格式的,最后尝试jpg格式的。 这意味着倘若你有两个苦力怕的材质,一个为png格式,一个为tga格式,游戏会优先将png格式的材质作为苦力怕的材质。” ------Minecraft Wiki
什么是tga格式
根据上面的内容举一反三。我觉得items文件和models文件里的贴图你们肯定也会改了,如果不会,留言。
painting里的图相信大家也ok的吧~~你可以自己根据原贴图二次创作,也可以网上找图,只要你不超出原图边界、对齐原图后直接覆盖即可。壁画换完整个MC都会增色不少=,=比如你放些表情包上去就很有灵性。
如果你想马上在游戏里看看你的创作成果:
你无需打包成mcpack。你可以直接把整个“名字_Resourse_Pack”文件夹放进Win10MC或者手机MC的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文件夹内。你的材质包将即刻出现在MC的材质包设置列表里,点击激活按钮即可使用。
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的路径:
WIN10:
%localappdata%\Packages\Microsoft.MinecraftUWP_8wekyb3d8bbwe\LocalState\games\com.mojang\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
安卓:
SDCard/games/com.mojang/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
IOS:
很多人大概不知道ios怎么弄,我讲讲。将文件夹从电脑传输到ios后导入ios自带的”文件“app,你可以使用微信、QQ等app或者隔空投送、icould帮助你传输,随后在文件app内把文件夹移动到”我的iphone ▸ Mincraft ▸ games ▸ com.mojang ▸ 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 即可。如果你看不懂,可以在minebbs的Q群里问我,也就几秒钟的操作,很简单只是很多人不会。
如何打包成.mapack格式:
把整个“名字_Resourse_Pack”文件夹压缩成.zip文件,重命名后缀.zip为.mcpack,确保文件拓展名为.mcpack而不是.mcpack.zip。将该mcpack文件发送至手机,手机打开mcpack即可自动导入MC。
材质包入门应该差不多就这样了。除了GUI和UI两个文件,其他文件大家估计都大致会改了,有一些细节可能没涉及到,所以欢迎大家提出问题,我们一起研究顺便完善这个教程。
GUI和UI我暂时不想研究,如果日后我打算研究我就出进阶教程来写~大家应该不止想修改图形方面的内容,应该还想修改音效或背景音乐,以及其他我还没想到的内容,后续我如果研究了我就回来补上教程,欢迎萌新们一起来讨论问题~
准备好两种软件:
文本(代码)编辑器 & 图像编辑器:文本编辑器用于修改材质包代码,图像编辑器用与材质绘画。
Windows系统可以考虑NotePad++和Paint NET。
MacOS系统可以考虑TextMate和Photoshop。
(评论区建议代码编辑器使用VSCode,也就是Visual Studio。比notepad和textmate好用~)
选自己顺手的能用的就行,个人觉得图片编辑用Photoshop最省心。
其次,你可能需要blockbench辅助你画Entity(先看教程再考虑你要不要用这个软件)。
Windows系统可以考虑NotePad++和Paint NET。
MacOS系统可以考虑TextMate和Photoshop。
(评论区建议代码编辑器使用VSCode,也就是Visual Studio。比notepad和textmate好用~)
选自己顺手的能用的就行,个人觉得图片编辑用Photoshop最省心。
其次,你可能需要blockbench辅助你画Entity(先看教程再考虑你要不要用这个软件)。
下载一个安卓版MC的安装包:
论坛里有的下载,指路 -> https://www.minebbs.com/threads/minecraft.24/
你要做兼容什么版本的材质包就下什么版本的MC,一般来说,肯定是最新版啦。
下载后重命名安装包的后缀,从.apk改成.zip,然后解压安装包。解压成文件夹后在里面找到textures文件夹
(路径:解压好的文件夹 ▸ assets ▸ resource_packs ▸ vanilla ▸ textures)。
textures文件夹是MC官方原版材质包的相关文件夹,放一边待用。
你要做兼容什么版本的材质包就下什么版本的MC,一般来说,肯定是最新版啦。
下载后重命名安装包的后缀,从.apk改成.zip,然后解压安装包。解压成文件夹后在里面找到textures文件夹
(路径:解压好的文件夹 ▸ assets ▸ resource_packs ▸ vanilla ▸ textures)。
textures文件夹是MC官方原版材质包的相关文件夹,放一边待用。
创建一个文件夹:
命名为:“名字_Resourse_Pack”,名字部分自己编,请使用全英文名字。在刚才找到的textures文件来中找到manifest.json文件复制粘贴进来(你也可以自己创建一个名为manifest.json的文件)。该json文件用于描述我们的材质包代码,比如说:名称、游戏设置中显示的材质包描述和身份码(UUID)。
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你的manifest.json:
会出现类似以下的内容:(如果你是自己创建的json就复制下面的内容进去)
代码:
{
"format_version": 2,
"header": {
"description": "Tutorial Resource Pack",
"name": "Tutorial Resource Pack",
"uuid": "bc2a0bc9-e3a2-4702-9319-d4d3231dfdbc",
"version": [1, 0, 0],
"min_engine_version": [1, 13, 0]
},
"modules": [
{
"description": "Tutorial Resource Pack",
"type": "resources",
"uuid": "891f5751-bb0e-47c6-91f0-fdc4e76949ef",
"version": [1, 0, 0]
}
]
}
注意:不要随便乱改任何你不懂的东西,包括符号,空格。任何亿点点错误修改都可能导致代码错误。
我们需要改的东西只有name,description,uuid后面双引号里的内容。
Name是材质包名字,自己起,用英文。(应该也能用中文,但是编写代码的时候包含中文偶尔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问题,所以全用英文最稳)
description是材质包简介,自己写,用英文。
uuid是身份识别码,相当于材质包身份证号。uuid有两个,需要两个不同的uuid。
uuid请前往uuid生成网站获取,你可以前往https://www.uuidgenerator.net/version4 获取,刷新一次生成一个新的。或者自己百度uuid生成网站。
改完这些内容以后以后好好保存即可,记住是json文件,别保存成其他格式了。
当你完成材质包并以mcpack的形式导入mc后,Name和description最终会显示在如图所示的位置。

整完代码我们给材质包画个logo~

打开你下载的图像编辑器创建一个128x128像素的新图像:
用你聪明的小脑袋和灵巧的小手绘制你材质包logo,画完后命名为“pack_icon”以png格式保存。logo会显示在上面图中材质包图标那里,
现在我们的 名字_Resourse_Pack 文件夹里应该有pack_icon和manifest.json两个文件。请新建一个空的textures文件夹进去,然后在textures文件夹里新建一个blocks文件夹,以便后续在里面添加你创作的材质。
下面我们可以开始正式进行材质包创作了~

为了知道我们的空textures文件夹都能添加什么,我们要参考MC原版材质textures文件夹的结构。
打开MC原版的textures文件夹:
其中内含以下文件夹:
blocks 方块材质贴图
colormap 每个生物群系需要渐变的方块使用的颜色,一般不改
entity 实体(生物&部分不规则方块)贴图
environment 环境贴图&破坏方块时的碎裂动画
gui 游戏UI贴图
item 教育版中黑板的贴图,无视就好
items 背包中各个物品的贴图
map 手持地图和地图图标的贴图,一般不改
misc 杂项(附魔闪光,丢失方块的贴图,配载南瓜头的掩图),一般不改
models 装备贴图
painting 各种挂画的贴图
Particle 粒子的贴图&篝火的烟的贴图,一般不改
persona_thumbnails 人物缩略图,一般不改
Ui 用户界面
一般的初学者也就是我,只对blocks,entity,painting进行二次创作。(其实我现在连那几百个方块都画不来)。
下面我们创作羊毛方块作为参考~

打开原版的textures文件夹:
找到blocks文件夹后打开,搜索wool,你会发现16种颜色的羊毛png贴图文件。你可以直接把这16张贴图复制进你创建的blocks文件夹内(路径: 名字_Resourse_Pack ▸ textures ▸ blocks)。再依次用图像编辑器进行二次创作。你也可以直接在你自己创建的blocks内新建16个羊毛贴图文件进行创作。创建贴图文件时请使用16x16像素,并且以png文件保存,方块贴图的命名一定要和原版方块的贴图命名完全一致。
只到这一步,我们的材质包文件夹应该如图所示:

其他普通方块的创作方式相似,按自己的想法来就行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有的方块是有动画的,比如说海晶灯(sea_lantern.png)这个贴图垂直排列分成了5帧。所以你需要画5帧的贴图哦。
下面我们创作一个entity实体的材质~

打开原版的textures文件夹找到entity文件夹:
以创作苦力怕为例子,我们找到creeper文件夹。creeper是苦力怕的英文大家都知道把...里面有两个png文件,一个是苦力怕展开图,一个是蓝色的闪闪但我没看出是什么~
建议直接把entity文件夹复制到你自己的textures文件夹内,然后挨个动物修改,有的动物在文件夹里,有的就只是一张png文件,别去修改这个结构,你只需要对你想改的贴图文件进行二次创作就好了。
鉴于苦力怕的展开图很难看出哪里是头哪里是身子,你可以参考这个:

翻译:
Top | 立方体顶部 |
Bot | 立方体底部 |
Left | 左面 |
Frnt | 前面 |
Rt | 右面 |
Bck | 后面 |

其他的生物也是类似的修改方式,如果你实在分不清哪里是头哪里是身子,你可以拆几个其他材质包参考一下。
或者和我一样用Blockbench软件画。如图所示:(如果你想知道怎么用blockbench画,欢迎留言。我也是刚会一点,如果真的有人想学我就考虑补上教程)

有关材质文件格式的提醒

“Minecraft支持.png、.tga和.jpg格式的材质。 但是,它会优先尝试使用png格式的版本,然后尝试tga格式的,最后尝试jpg格式的。 这意味着倘若你有两个苦力怕的材质,一个为png格式,一个为tga格式,游戏会优先将png格式的材质作为苦力怕的材质。” ------Minecraft Wiki
什么是tga格式
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些生物和方块的格式是tga,那么tga是什么?怎么改?我觉得该视频讲解非常详细,建议各位直接看~
另外,我还在b站找到另一个大佬写的使用PS修改tga材质的图文教程,各位可以结合视频一起食用哦~
根据上面的内容举一反三。我觉得items文件和models文件里的贴图你们肯定也会改了,如果不会,留言。
painting里的图相信大家也ok的吧~~你可以自己根据原贴图二次创作,也可以网上找图,只要你不超出原图边界、对齐原图后直接覆盖即可。壁画换完整个MC都会增色不少=,=比如你放些表情包上去就很有灵性。
如果你想马上在游戏里看看你的创作成果:
你无需打包成mcpack。你可以直接把整个“名字_Resourse_Pack”文件夹放进Win10MC或者手机MC的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文件夹内。你的材质包将即刻出现在MC的材质包设置列表里,点击激活按钮即可使用。
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的路径:
WIN10:
%localappdata%\Packages\Microsoft.MinecraftUWP_8wekyb3d8bbwe\LocalState\games\com.mojang\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
安卓:
SDCard/games/com.mojang/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
IOS:
很多人大概不知道ios怎么弄,我讲讲。将文件夹从电脑传输到ios后导入ios自带的”文件“app,你可以使用微信、QQ等app或者隔空投送、icould帮助你传输,随后在文件app内把文件夹移动到”我的iphone ▸ Mincraft ▸ games ▸ com.mojang ▸ development_resource_packs 即可。如果你看不懂,可以在minebbs的Q群里问我,也就几秒钟的操作,很简单只是很多人不会。
如何打包成.mapack格式:
把整个“名字_Resourse_Pack”文件夹压缩成.zip文件,重命名后缀.zip为.mcpack,确保文件拓展名为.mcpack而不是.mcpack.zip。将该mcpack文件发送至手机,手机打开mcpack即可自动导入MC。
材质包入门应该差不多就这样了。除了GUI和UI两个文件,其他文件大家估计都大致会改了,有一些细节可能没涉及到,所以欢迎大家提出问题,我们一起研究顺便完善这个教程。
GUI和UI我暂时不想研究,如果日后我打算研究我就出进阶教程来写~大家应该不止想修改图形方面的内容,应该还想修改音效或背景音乐,以及其他我还没想到的内容,后续我如果研究了我就回来补上教程,欢迎萌新们一起来讨论问题~
最后编辑: